第40章 英国公比较合适(2/2)
“也先围困住大军之后便派人过来求和了,而且大明也答应了,不过就在双方洽谈完毕,王公公下令移营的时候,瓦剌骑兵突然突袭,大军缺水,随即便混乱起来,再也抵挡不住瓦剌人的冲击,就此全军覆没了。”
“大胆!”一个人立刻站了出来,大怒道:“哪里来的骗子,居然敢骗到陛下这里来了?”
刘能一愣,立刻说道:“我没有骗人啊。”
“我大明刚刚和瓦剌人讲和,陛下还没有下旨移营呢,你就说大军会全军覆没,难道你会未卜先知不成?”那人继续质问道。
刘能看了看王振。
王振会意,出声介绍道:“这位是礼部左侍郎杨善杨思敬。”
“能言善辩的那位?”刘能立刻追问道。
王振点了点头。
刘能立刻沉默了下来,半晌才说道:“杨侍郎,我现在已经开始怀疑,你会不会就是一个投机之人了。”
是的,刘能的这种猜测并不是没有根据的。
杨善,字思敬,大兴人,不过他并不是科举出身,而是靠着靖难才发起的,因为参与守城有功,授典仪所引礼舍人。
永乐元年,改为鸿胪寺序班。
因为他长相英俊,声音洪亮,吐字清楚,故而每每为明成祖朱棣所瞩目,后来累官进鸿胪右寺丞。
等朱高炽继位后,他就被提拔为了鸿胪寺卿,正式成为朝廷大员之一,如今已经是礼部左侍郎兼管鸿胪寺的大员,只等着大明朝廷第一位常青树、霸占了礼部尚书位置20年的胡濙退休,他就可以继承胡濙的位置,正式踏上朝廷文政六位大员之一了。
但是不得不承认,这家伙的运气不错,即便这家伙因为土木堡惨败而独自逃了回去,却没有受到责罚,反而是因为朝廷缺人而被提拔了一级,成为了正二品的右都御史,后来奉命出使瓦剌,又立下了一个大功,单纯靠着嘴皮子忽悠,成功把也先给忽悠住了,然后就是把被俘的朱祁镇给救了回来,最后又依靠着这次大功,成功混入了石亨徐有贞发动的夺门之变,重新把朱祁镇推上了皇位,也是因为这次功劳,杨善成功被封了爵位,号兴济伯,岁禄千二百石,死后追赐为兴济侯,谥忠敏。
他的后代也因为他立下的功劳,世代承袭金吾指挥使的职务,一直到明朝灭亡,他的孙子杨伟还迎娶了英宗的女儿崇德公主,成为当朝驸马。
不过他也不是没有黑点,其中最大的就是于谦之死。
于谦死于夺门之变,理由是于谦谋立襄王之子为太子,最终被问斩在了崇文门外,虽然是石亨徐有贞主要负责撺掇的,但是毫无疑问,作为夺门之变主力的杨善也是其中一份子,只不过他比较聪明,并没有直接站出来而已,这也是他虽然气势煊赫、招权纳贿而没有被追责的根本原因之一。
不过在听到刘能说他是投机之人的时候,杨善虽然有些疑惑他为什么会用投机这个词,但还是从他的脸上看了出来,这肯定不是什么好词。
要知道,投机最初指的是投石机,早在战国时期吴起所书写的兵书《吴子·料敌》中就有提到设伏投机,其将可取,这时候的投机还没有后世的贬义。
投机变成贬义词要从清朝开始,康乾盛世中的徐大椿在他的医书《洄溪道情·行医叹》提到,要入世投机,只打听近日时医,惯用的是何方何味,试一试偶然得效,倒觉得希奇,这个时候投机才变成了乘机谋利的意思。
既然杨善看出了不是什么好词,那他自然不会客气,立刻质问道:“你是什么人?凭什么说我是投机之人?投机向来指的是切中时机,难道此时就不是最好的时机吗?”
刘能撇了撇嘴,回答道:“我是什么人你不用管,你只需要知道,我是在救你们就足够了。”
“另外,你提到的最好的时机,如果现在派你去也先的大营,要求你去他的大营作为人质,同时安排他的弟弟伯颜帖木儿来大军中,等大军离开之后,双方同时换人,这个任务你可愿接?”
杨善顿时就不吱声了。
他虽然能言善辩,但是他也只会能言善辩,去做人质,他能言善辩的能力就完全没有用处了,反而会有危险,他可不愿意去做这种事儿。
“怎么了?杨侍郎可是不愿意?”刘能没有放过他,继续追问道。
杨善这才回答道:“非是不愿,而是不能,伯颜帖木儿乃是也先的亲弟,本官身份低微,双方并不对等。”
“所以,如果想要交换质子的话,恐怕要选择一位身份地位对等之人才好。”
“那你建议什么人去?”朱祁镇这时候在上面发问了。
说实话,他也感觉这个主意不错。
只要也先不想让伯颜帖木儿死,那就必须要放他们回去,这样做可以提高自己回京的把握,又不需要自己冒险,何乐而不为呢?
杨善犹豫了一下,这才回答道:“回陛下,臣以为,英国公比较合适。”